12月30日訊 12月27日,中超聯賽第33輪戰罷,廣州隊1-4不敵長春亞泰,提前一輪降級。馬德興撰文認為,從1994年第一屆甲A職業聯賽拉開大幕到現在的中超,30年內中國球迷經歷了“八冠王”大連萬達的消失、“十冠王”遼寧隊的消失,如今面對又一個“八冠王”廣州隊的降級,揭示中國足球職業體系徹底失敗。
盡管多數人將廣州隊包括河北隊的降級歸罪于“金元足球”,但職業足球從來離不開錢,不止是中國足球,縱觀世界足壇亦是如此,而且未來中國足球想要重振,同樣不可能離開金錢的支撐。
從1992年“紅山口會議”確定中國足球走職業化之路至今已經整整30年了,但這30年中,中國職業聯賽始至今未能建立起自己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職業體系。某種程度上,從大連到遼寧再到現在的廣州,他們的消失或降級其實是中國足球過去30年來所希望構建的職業體系的徹底失敗。
面對廣州隊的降級,在整個過程中,真正存在問題的恐怕并不是那些投資人,而且也無需去探究這些投資足球之人究竟是“投資”還是“投機”。遺憾的是,當初中國足球走向職業化之路的動機與出發點本身就值得商榷。因為中國足球追求的是成績、追求的是一個標志性的結果,所以,當中國男足在2001年歷史性地獲得世界杯出線權、終于有了一個所謂“標志性的成果”時,中國足球過去這20年來的發展又呈現一番怎樣的情景?
馬德興總結認為:從年初男足國家隊的徹底失利到如今“金元足球”的代表廣州隊、河北隊的降級,再到如今中國職業聯賽的風波不斷,我們必須要承認一個現實:職業體系在中國足球是徹底的失敗了!
(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