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時拿到中冠聯賽第16名,不過卻也幸運獲得遞補名額進入中乙,獲得了征戰職業聯賽的資格。
接下去的2020-2022的3年,他們連續贏下3座冠軍,一路上以升班馬的形象贏得聯賽冠軍,或許就算是游戲玩家,都難以完成如此不可思議的成績。
01. 一個青訓合作項目:帶出一支職業球隊
a. 一切源于一個青訓合作項目
差不多9年之前,武漢市啟動了一項“武漢足球青訓計劃”,當時因為缺少資金,所以武漢足協需要找尋合作方。
武漢尚文地產的投資人對足球很有興趣,于是就有了“培星計劃”。2014年1月22日,武漢市足協與尚文體育合作,開啟了這個項目。
從2015年開始,投入2000萬的尚文體育,與武漢市足協、西班牙NAMA體育管理公司一起合作,將自己培養出的優秀年輕人,送到海外進行鍛煉。
2017年5月18日,武漢尚文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根據當事人的說法,是“為了讓回國的孩子們,有一個可以踢球的隊伍”。
b. 第一年踢中冠拿到第16名:幸運遞補進中乙
2018年,球隊第一次出現在中冠賽場,這也是中國足球的第四級別聯賽,不過還是屬于業余聯賽,并沒進入職業行列。
年輕的球隊最終名列中冠聯賽第16名,不過卻也因為部分的中乙球隊在2019年初退出,同時聯賽從28支球隊擴軍到32強,也使得他們幸運獲得遞補資格,得以正式進入中國職業足球的大舞臺。
2018年年底,球隊響應中國足協號召,使用中性名武漢三鎮(武漢的三鎮通常是武昌、漢口和漢陽)。
2019賽季,球隊在原青訓外教阿爾貝托的帶領下,一度殺到中乙南區第一,但這支年輕的球隊,最終只是以14勝10平6負的成績名列第6,無緣升甲附加賽。
02. 3年3級跳:在2020年逆勢補強陣容
a. 2020年逆勢補強:當年贏下中乙冠軍
第一年職業聯賽的成績一般,當時所有人都覺得很正常,因為球隊最初的目標是“3年中乙沖中甲、5年中甲沖中超”。
不曾想后面居然出現了3年3連冠,中乙中甲中超全包圓的神奇一幕。除了球隊自身管理水平高之外,也是跟中超金元足球退潮后,整體實力大幅跳水有著很大的關系。
從2020賽季開始,不少球隊因為資金短缺不得不削減陣容。逆流而上的武漢三鎮通過將鄧卓翔、周燎、聶傲雙、熊飛等一波湖北籍球員帶回家鄉,讓球隊的戰斗力大大提升。
在中乙聯賽明顯實力占優的他們,在升級淘汰賽上兩回合總比分2-1戰勝北京理工,拿到中甲名額。隨后又在冠亞軍決賽中,通過點球大戰6-5擊敗淄博蹴鞠,成為2020年賽季的中乙冠軍。
b. 嘗到甜頭后:買入19名內外援,直接沖上中超
在贏下中乙冠軍,進入中甲平臺后,武漢三鎮也離開了最初的塔子湖體育場,將漢口文化體育中心作為自己的主場。
球隊最初吸引球迷看球的方式是純贈票,在進入中甲之后,也開始官方向球迷售票。
有了更多的底氣,在2021賽季武漢三鎮更是瘋狂引進19名內外援,讓球隊戰斗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看看球隊內援的名字,就會知道球隊的實力提升有多明顯,任航、劉奕鳴、榮昊、耿曉峰、張曉彬、羅森文、楊闊和殷亞吉等中超名將的到來,讓他們在實力普遍下滑的中甲平臺上,成為優勢明顯的存在。
球隊開局表現一般,前10輪戰罷排名第4,第二階段更是一度出現滑坡,原本帶青訓起家的教練阿爾貝托已經無法滿足球隊的需求。
于是技術總監佩德羅被轉正,球隊迎來全方位的升級。更是擊敗上海海港,從中超河北隊挖來前K聯賽金靴馬爾康,球隊從第17輪到第30輪,完成恐怖的14連勝,提前2輪升級中超,也順利贏下當年的中甲冠軍。
03. 簡化版廣州恒大?坐擁武漢青訓資源,未來優勢更大
a. 2022年繼續補強陣容:標王斯坦丘是關鍵
盡管2022賽季開始前,球隊管理層對外的說法是要“活下去”。不過他們在冬窗又一次大手筆引進3名外援、9名內援,已經有人覺得武漢三鎮是最有希望奪冠的存在。
400萬歐元拿下中超標王、羅馬尼亞國腳斯坦丘,在以前或許不值一提,不過在這個時點的中超,顯然是大手筆。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三鎮的9名內援里,有5人來自廣州隊,高準翼、何超、劉殿座、鄧涵文和劉奕鳴都是廣州恒大之前幾年引進和培養的實力派。
因此也會有人戲言:這就是一個簡化版的恒大模式。
跟當年廣州恒大成功的方式一樣,大手筆的投入(相比于其他球隊),以及精準的引援眼光,讓武漢三鎮奠定了優勢。
射手榜的第1和第4名,都是他們過去1年半時間里買入的外援。
助攻榜的前4名,有3人來自武漢三鎮,都是本賽季入隊的強援。
雖然說武漢三鎮對于外援個人能力的依賴很明顯,在斯坦丘回國家隊比賽后,也曾經導致球隊成績滑坡,不過他們的確具備了在聯賽中稱王的能力。
b. 坐擁武漢青訓資源:未來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武漢一直都是中國足球的重鎮,湖北的青訓資源是非常好的。武漢三鎮用了8年多的時間,完善了10個級別的青訓梯隊體系,具備了未來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18歲的小將劉邵子洋轉會拜仁慕尼黑,他就是武漢三鎮青訓培養的佼佼者。
在球隊迅速變強的過程中,的確是引進了大量的新援,壓縮了本隊年輕人的成長空間。不過相信隨著他們的戰斗力逐漸穩定,也會有更多練級的機會出現。
畢竟青訓梯隊里的武漢孩子比例頗高,也會讓武漢三鎮得到更多的認同感和底蘊。畢竟子弟兵球隊,也會有更好的凝聚力和長期發展的動力。
這一次除了武漢三鎮奪冠之外,武漢車谷江大女足也提前4輪摘得冠軍,喜迎3連冠。
中國足球自1994年進入職業化以來,有9個城市贏得過冠軍。女足97年職業化后,有7個城市完成登頂。不過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一城雙冠,包攬男女足的盛況,這也會是武漢足球的驕傲。
結束語:
武漢三鎮的成功,說明了青訓建設和球隊一線隊投入是成功的兩大關鍵原因。
他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逆勢帶動中超復興的力量呢?或許下賽季的亞冠賽場,球隊的成績會給我們更多的答案。
(H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