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訊 在中國男足亞運隊以0-2的比分完敗于韓國隊之后,這支以1999年齡段球員為主力班底的國字號球隊,也就此結束歷史使命。賽后,《新民晚報》以“比失敗更可怕的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為題,點評了當前中韓足球全方位的差距。
本場比賽,韓國隊的李剛仁、鄭優營、嚴元相等核心大將甚至都沒有進入首發。即便如此,中國男足也沒有給球迷“做夢”的機會,不到半場基本就勝負已定。不難看出,面對積極逼搶的韓國隊,在傳球速率、身體對抗、傳控節奏等方面,亞運男足的落后是全方位的。
從1978年的曼谷到今年的杭州,中國隊歷史上曾先后4次與韓國隊在亞運賽場上遭遇,戰果是尷尬的4連敗。更令人唏噓的是,其中3次交鋒,中國隊都被對手零封。在中國足球近十多來人才供給每況愈下的背景下,兩隊的實力對比顯然無法通過征調幾名超齡國腳助陣能彌補。
而更殘酷的現實在于,中國隊一個多月后就將在2026年世預賽亞洲區36強賽首個主場比賽中遭遇韓國隊,這支韓國亞運隊中,諸如李剛仁、鄭優營等尖子球員,大概率都將補充到韓國隊陣中。比起中、韓兩支亞運隊之間的差距,中、韓國家隊之間的實力差距肯定更大。
而更殘酷的現實在于,中國隊一個多月后就將在2026年世預賽亞洲區36強賽首個主場比賽中遭遇韓國隊,這支韓國亞運隊中,諸如李剛仁、鄭優營等尖子球員,大概率都將補充到韓國隊陣中。比起中、韓兩支亞運隊之間的差距,中、韓國家隊之間的實力差距肯定更大。
也許,男足亞運隊昨晚出局的唯一意義,是讓這些年輕人更清醒地看到不足,知恥后勇、奮發圖強。只不過,有多少人會對此抱有希望呢?
(德里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