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td>
  • <rt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rt>
    <td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td>
    <noscript id="oqsss"></noscript>
  • KG進攻端的優點,之前說過不止一次了:

    長人中最頂尖的傳球手(可能只有約基明顯超過他)。

    KG生涯5445個助,歷史大前鋒里第一。啥概念呢?

    追夢算是很能助攻而且一門心思助攻了,還有庫里這種專項刷助攻靶子,生涯至今助攻三千七。

    韋伯生涯助攻三千五;他在薩克拉門托國王,有普林斯頓體系這種專門為他打造的傳切套路,那七年場均4.8助攻——KG在森林十四年場均4.3助攻。

    這是他的傳球。

    21世紀最卓越的中投手之一。

    自1996-97季以來,單季投進2分球跳投的:

    2008-09季德克排第三,中命中率47%。。

    2003-04季KG——也就是他的MVP賽季——第四,命中率45%。

    2005-06季科比第五,命中率44%。

    KG有多達八個賽季,單季射進超過380個中投。

    今天聊聊缺點。

    2010年總決賽期間,加索曾經嘲諷過KG“已經成了跳投手”,激發了KG總決賽第三場的25分。

    但加索爾說對了:KG的進攻主打,是跳投:非得垃圾話激將法,KG才肯去打硬的。

    哪怕是巔峰期,KG的主打套路包括:

    招牌的20英尺空位中投。

    禁區附近接球后翻身中投(基本是向右居多)。

    前場籃板補進。

    內切接球襲籃。

    內線走位接球后調整身位,右手單手小拋或勾射。

    極其罕見的左腰背身拿球后勾手。

    就是這些。

    他的招牌單挑技,幾乎就是拿球之后,立刻一個翻身跳投。

    雖然他的速率驚人,但面筐單挑卻極少極少。

    按說KG速度極快,高位面框有頂尖的傳球策應,有很好的高位擋拆和中投,但面框突破還是不夠——否則他光靠面框突破造犯規就天下無敵了。

    大體上,KG的打法可以概括為:

    “走位,找到籃筐附近空位,接球,立刻翻身跳投”。

    他缺少的,是counter move。

    所謂counter move,比如鄧肯,他背身可以翻身勾手,也能底線投籃;面框則是擦板中投或面框突;德克的面框三威脅更加無敵,背身則有兩側翻身中投。KG面筐就主要是中投和運一步擺脫中投,背身則就是翻身中投而且很依賴右翻身。

    所以KG是個需要準時喂球的好終結者,傳球更是歷史上內線一絕,高位策應完美,射程很廣。

    但是:

    KG并不是個好單打手,也不是個一拿球就能吸引夾擊的軸心。

    這也是KG為什么從來有漂亮的數據,但不是一個頂尖單挑者,擔當球隊進攻核心也不太穩定的原因。

    KG在技術和習慣上有個小問題:重心高

    所以面筐時,他突破沒那么舒服——重心低多方便突破,后衛參考韋德,鋒線參考巴克利。

    而最大的影響便是:背身時,他要不到深位。

    看球的諸位都知道,KG不是不會背打,一旦要到位,他背打效率并不低。

    但是吧:

    KG森林狼時期,平均射程11.8英尺,23%的進攻在籃下,21%的進攻在3到10尺。

    對比一下其他內線:

    波什不算強硬,但猛龍時期,平均射程9.5英尺,34%的進攻在籃下,15%的進攻在3到10尺。

    加索爾老被人說軟,但整個生涯平均射程8.1英尺,35%的進攻在籃下,30%的進攻在3到10尺。

    鄧肯,生涯平均射程8.1英尺,31%的進攻在籃下,34%的進攻在3到10英尺。

    意思是:

    KG有44%的進攻在離筐3米內;波什49%的進攻在離筐3米內;鄧肯和加索爾65%。

    對比一下KG和鄧肯打同一個對手的數據。

    2003年,KG帶森林狼輸給湖人,自己場均27分真實命中率54%。

    下一輪湖人輸給馬刺,鄧肯場均28分真實命中率58%——決勝戰鄧肯37分16籃板。

    下一年,鄧肯帶馬刺2比4輸給湖人,自己場均21分真實命中率53%。

    西部決賽剛拿了常規賽MVP的KG,生涯巔峰期,2比4輸給湖人,場均24分真實命中率52%。

    再來個細節數據,SYNERGY統計的。

    2005年,KG背打585個,鄧肯751——那年馬刺奪冠,鄧肯第三個總決賽MVP。

    2006年,KG背打592個,鄧肯809。

    2007年,KG背打474個,鄧肯958——那年馬刺奪冠。

    2008年,KG到凱爾特人,背打620個,奪冠;鄧肯76。

    那年KG打湖人,4比2贏球,場均18分真實命中率47%。所以皮爾斯總決賽MVP。

    鄧肯西決打湖人,1比4輸球,自己場均22分真實命中率47%。

    2009年,KG受傷,背打259個,鄧肯614。

    2010年,KG背打423個,鄧肯670。

    KG的傳球和空位中投在鄧肯之上,但他做不到鄧肯那樣:實打實地、頻繁地、多次地殺傷籃下。

    所以我一直說:

    作為4號位的KG,策應拉空輪轉換防,任務完成度在鄧肯之上;但鄧肯事實上是起了5號位的禁區大柱作用——這是KG不及他的地方。

    最后,看下面這個球,其實是KG所有進攻問題的濃縮:

    他有步伐,他有翻身投籃,但他很難舒服地背身要位持續殺傷對手(順便,這個球最后沒進)。

    所以他打得最舒服的年份,是有斯普雷維爾和皮爾斯這種持球怪幫襯的時候。

    對了:上面這個球里,讓KG要位非常不舒服的,是羅伯特·霍里。

    而1999年二年級的鄧肯,西部半決賽打湖人的霍里,4比0橫掃,場均29分真實命中率60%。

    賽事介紹 2022-12-25 00:23:24 次播放 |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二維碼
    | 其它觀看方式

    移動設備觀看

    移動設備觀看掃一掃
    蹲在廁所繼續看

    是什么在限制凱文-加內特的進攻

  • <td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td>
  • <rt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rt>
    <td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td>
    <noscript id="oqsss"></noscript>
  • 性爱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