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FIBA女籃世界杯賽場上又誕生了新的老將傳奇。在小組賽首戰以57-70不敵法國女籃的比賽中,澳大利亞女籃老將勞倫-杰克遜成為女籃世界杯史上第3位總得分600分的球員,而她今年已41歲。
盡管已過不惑之年,勞倫仍為澳大利亞女籃披掛上陣。在對陣法國女籃的比賽中,她出戰11分鐘,4次出手,命中一記三分,得到3分。但就是這記三分卻價值連城。勞倫由此成為女籃世界杯史上第3位總得分600分的球員。而在得知勞倫創下這一紀錄后,現場球迷也頓時爆發出歡呼聲。
隔天進行的小組賽第2戰,未能取得開門紅的澳大利亞女籃終于找回面子,以118-58大勝馬里女籃。本場勞倫出戰9分鐘,3投1中,罰球8中5,得到9分4個籃板。盡管已無法像此前那樣大殺四方,但勞倫就是澳大利亞女籃“活著的傳奇”。
1981年5月11日,勞倫出生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奧爾伯里,是家中的長女。她來自一個籃球世家,其父母都曾為澳大利亞國家隊出戰過,尤其是她的母親伯尼,是首位征戰NCAA(路易斯安那州大)賽事的澳大利亞球員,并曾因其侵略性十足的球風,獲得了“殺手”的綽號。
早年間,勞倫在家鄉的穆雷高中就讀。后來她先是就讀于俄羅斯的莫斯科州立大學,主修經濟管理;2010年她轉學回到悉尼的麥考瑞大學。勞倫志向遠大,據悉她一度考慮過去聯合國工作。
在勞倫幼時,她的父母就會在自家后院教她打球,這讓她自小便選定了籃球之路。4歲時,勞倫就開始參加有組織的籃球比賽,6歲時她樹立了為澳大利亞女籃效力的志向。在大學就讀期間,她也曾活躍在其他運動項目的賽場上,諸如網球。但為了籃球,她選擇了放棄。
在2001年WNBA選秀上,勞倫被西雅圖風暴隊選為狀元秀。而她也就此將12載年華都奉獻給了這支球隊。菜鳥賽季,勞倫場均就得到15.2分6.7個籃板1.9次搶斷,入選全明星。到生涯第3季,勞倫場均得分跨入20分門檻。最終,她在西雅圖一直待到2012年。為風暴隊出戰317場,她全部先發,場均得到18.9分7.7個籃板1.1次搶斷1.8次蓋帽,總命中率46%,三分命中率35.1%。
勞倫的WNBA生涯也是榮譽等身。她7次入選全明星,3次當選常規賽MVP,率隊2奪WNBA總冠軍(2004、2010),當選過一次總決賽MVP,還曾當選過最佳防守球員。此外,她8次入選WNBA最佳陣容,5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包攬過得分王和籃板王,WNBA的10、15、20、25周年最佳陣容也都留下了她的大名。她的15號球衣也在風暴隊退役。
除了征戰WNBA外,勞倫的足跡也遍布全球。2007年,勞倫加盟韓國女籃聯賽并當選MVP,她場均可得30.2分,曾單場轟下56分。此外,她還曾為澳大利亞、俄羅斯和西班牙聯賽球隊效力。在效力澳大利亞聯賽期間,她率隊5次奪冠,4次當選MVP。2013年,勞倫還曾短暫效力WCBA的黑龍江隊,留下了場均22分9.5個籃板1.8次搶斷的表現。
此外,勞倫還是澳大利亞女籃的一座豐碑。她14歲時就為澳大利亞U20女籃效力,16歲時進入成年隊。此后,勞倫隨隊3次在女籃世界杯上奪得獎牌(一枚金牌,2枚銅牌),4次奪得奧運會女籃獎牌(3枚銀牌,1枚銅牌)。兩任澳大利亞女籃主帥都給予了她極高評價。湯姆-馬赫曾說過:“勞倫太出色了,她會成為世界最佳女性運動員。她的表現非同凡響。”卡莉-格拉夫也直呼勞倫是超巨。
征戰一生,勞倫的跟腱、膝蓋和腳踝也都是傷痕累累,為此她在2013年退役。此后,杰克遜也沒遠離籃球。她很早就發現自己對于從事籃球管理工作的興趣,遠大于進入籃球媒體的興趣。她曾是成立于2015年的澳大利亞籃球工會女籃部門的主管。2016年5月,澳大利亞女籃聯賽球隊墨爾本袋鼠隊的高層人事更迭,勞倫就出任該隊的商業運營部主管。閑不住的勞倫甚至在今年4月復出,成為家鄉一支半職業球隊的球員。
對于勞倫的江湖地位,業界早有公論。早在2003年,她就被譽為澳大利亞最知名的女籃球員。年僅21歲時,她就躋身于世界最佳籃球運動員之列,自然也是世界女籃的杰出代表之一。
不過,勞倫對榮譽卻始終很淡漠。“我從未想過去獲取這些榮譽,也從未和別人聊過這些,這些都不是我所在意的,”勞倫說,“我的家人和所有熟悉我的人,他們認識的都只是我這個人而已,會和我打開一瓶啤酒或葡萄酒開懷暢飲。他們知道籃球對于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我的生活也是輕松愜意的。”
屬于勞倫的傳奇故事,仍是未完待續。(仰臥撐/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