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第二階段開始前一天,南京同曦隊在深夜得到判決:第二階段的至少前三場比賽,他們將以0-20被判負。
官方公告是冷冰冰的:同曦隊因自身原因未能參加本場比賽。
什么叫“自身原因”?就是你羊了嘛。
羊了等同于拒絕比賽,這在世界籃球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案例。在國際籃聯治下的比賽中,韓國隊因為羊了或怕羊而被判0-20,但那是因為他們不肯參加世預賽。同曦隊是被集體拉走的。
如今防疫政策在中國絕大多數范圍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調整,CBA直接給同曦隊判負,甚至后面還有若干場會判負,這與大形勢極不協調。
因為有羊而被集體拉走隔離,這和拒絕參加比賽有本質區別。
CBA新賽季和國際籃聯規則統一,根據國際籃聯規則,給一支球隊判0-20的依據有嚴格的界定,特別突出被判負球隊的主觀意志:第一,你能來而沒來,第二,你拒絕比賽。
所謂的規則,看上去冰冷,卻一定符合情理。不講理的規則不是好規則,不講理的規則不應該存在。不符合人情的規則也不是好規則,即使存在,也不會長久。
有人愿意羊嗎?沒有,所以羊并不是主觀行為。他們愿意被拉走嗎?不愿意,所以打不了比賽是客觀造成的。
最糟糕的是,這次判0-20和國家正在發展的大形勢背道而馳。
關于防控,各大官媒通過各種形式在傳達新的精神:“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我們的應對能力在增強,這為持續優化完善防控舉措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
在新的形勢下,各地紛紛在調整防控政策,比如除了吃飯唱卡拉OK玩密室,進公共場所都不需要核酸了,甚至提倡非必要不做核酸。CBA屬于“大型活動”特殊一些,但即使做核酸,也應該在防控措施方面跟上形勢。
公告中所說的“2022-2023賽季CBA聯賽疫情防控管理規定”是在國家防控政策比較緊的階段做的,符合當時的形勢和條件,和現在的新形勢未必協調。
隨著大形勢的變化,社會面感染的病例會大大增加,籃球運動員也是人,既然氣溶膠也能傳播,運動員被拉走怎么能說是“自身的原因”呢?
CBA聯盟肯定也覺得無奈,因為密接也要被拉走,很可能是當地防控政策的規定。但在聯盟的權限范圍內,完全可以更人性化地對待被拉走的球隊,直接給他們判0-20,是不是想表達這樣的一種態度:你們有羊,是自己的問題,你們有責任讓自己不羊。
這不是半年前一年前,現在這種形勢下,有誰能有本事保證自己不羊?
在變羊的幾率大大增加的情況下,仍然用老辦法,不符合國家大力宣傳的知識:奧密克戎的傳染性特別強,致病力在減弱。用老辦法對待新形勢,無異于刻舟求劍。
即使嚴格遵守當地的防控政策,把球隊集體拉走,對待他們缺失的比賽也應該有更具人情味的辦法,延期補賽,這在疫情期間是全世界職業聯賽的通行辦法。
因為大家都在封閉的園區內比賽,不涉及往來主客場飛行,補賽非常方便。如果因為賽程都安排好了,而且非常緊,最極端的辦法可以把比賽放在早上9點。要知道第二階段揭幕戰遼寧和北控的比賽也被放在上午11點,后面廣東戰吉林也在11點,這個賽季并沒有完全按熱點比賽的規律去排賽程。
讓球隊起大早在9點比賽是不是太不人道?無非是特殊情況特殊辦理,總比直接判0-20強。中國男籃當年在美國打世錦賽,也是上午9點。再說,第二階段至少有8天,兩個球館各只有一場比賽,找哪天不行呢?
一個籃球聯賽,同樣要以人為本,而且要以比賽為本。隊員辛苦準備一個多月,再往前準備了一個夏天,直接判3場0-20,完全無視球員的付出。你輕輕一劃拉,3場比賽沒了,對一個聯賽來說的確省事,但對一支球隊來說,一年又過去了,一個賽季的努力沒了。
還有一種觀點,那就是要公平,既然廣東隊第一場被判0-20,那么后來的球隊也要判負。殊不知,那場球判0-20就已經帶有懲罰性質,而不考慮疫情本身的特殊性。
而且,這樣做還給后面的比賽帶來極大的混亂隱患。現在的形勢可不比一年前兩年前,社會面傳播非常迅速,你即使封閉在諸暨的園區里,就能保證像生活在真空里?今天判個0-20,明天判個0-20,這樣的聯賽到最后還能反映球隊的真實能力和表現嗎?
CBA是一個職業聯賽,但在積分排名上,卻采取國際籃聯贏2輸1的辦法。在正常的年份,判0-20的情況極為罕見,積分制大體可以反映實力。但0-20沒有積分,因此一場0-20就會大大改變排名,不要說好幾場。假如有多隊多次0-20,積分就亂套了。而如果采取勝率制,哪怕有些比賽被取消,各隊場數不等,也不影響排名。
與時俱進,調整防控政策,羊了就歇著,不羊就上場,這樣聯賽可以正常穩定順利地進行。一味武斷地判0-20,要想想中國男籃在世預賽和亞洲杯的遭遇,如果當時也給你拉走判幾個0-20,是不是明年世界杯又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