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訊 在今天的電臺節目中,籃球評論員楊毅談到了中國校園籃球的現狀。
楊毅表示:現在做籃球培訓的多,參與籃球培訓的孩子也多,但是練籃球的總人數里面,我不夸張的說,90%以上都是12歲以下的。您看到的那些培訓營里面,10個有9個都是練的小朋友,一個場地里面練30個孩子,都是小朋友。比如100個練籃球的孩子,常規參與籃球訓練的,到了初中階段,12到15歲這個階段,可能還剩10個接著練。等到了15到18這個年齡段,還剩這10個里面,可能就剩1個了。實際的比例遠比我說的這個還小。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小學階段家長就是讓孩子培養興趣,好玩就行,孩子跑一跑、跳一跳、運球投一投籃,父母看著就很高興,不會有太多目的性。但是到了12歲以上,你面臨考高中,你要從明顯加重的課業里擠時間出來練球,到了這個階段就只有那些特別執著的孩子或者父母能堅持下來,覺得孩子確實很喜歡又練的不錯,咱們再練練看。到了15歲以上,如果這個孩子還在練球,那這個家長很有目的性了。我練這球,最起碼也是幫助孩子上大學,如果不能幫助他上大學,那咱別練了。
耐高聯賽,全國高中生打的聯賽,今年一共6000個孩子,男女都算上。所以大家可以想想,全國高中階段的孩子有多少,打籃球的就這些。會比這個數字稍微再高一些,因為有的學校有球隊但是沒有經費參與耐高,但是這個數字不會高太多,今年耐高的規模已經很大了。所以大家一算,15歲以上打球的比例有多少,全國就這些孩子。這是教育系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