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td>
  • <rt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rt>
    <td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td>
    <noscript id="oqsss"></noscript>
  • 中國女籃贏了日本女籃,亞運會冠軍。

    本來贏了就好,實力在那兒,流程驚險點沒啥:畢竟三個月前亞錦賽決賽,女籃也剛贏了日本拿冠軍。

    但想了想,就比賽而論,還是得多說句,可能是我杞人憂天吧:

    中國女籃現在,可能有點過于依賴韓旭了……

    接下來,怕得找個她不在也能穩住節奏的套路,讓她多喘口氣。

    亞運會決賽最后鎖局的一攻一守,是李月汝的高位掩護+李月汝的護筐。

    王思雨射進制勝球時,李月汝始終牽制日本的中鋒在罰球線,還上線給王思雨擋了一下;防守日本最后一攻時,李月汝堵住線路(李夢的追防和黃思靜的籃板也完美)。鄭指導的神來之筆,全隊的完美執行。

    亞錦賽的遺憾(李月汝當時帶傷),亞運會金牌補上,完美。

    但明眼人都感覺得出來:

    第四節中國隊會被日本隊追分到平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韓旭上晚了。

    亞錦賽決賽,日本上半場也一度連得14分,那段時間是因為日本的擴防+施壓+體力,也因為韓旭下場。

    下半場中國隊回一波16比7:突分釋放韓旭的火力,韓旭長中投、韓旭翻身中投、韓旭三分球。然后王思雨的突破打開,中國女籃完成逆轉。

    亞運會決賽,中國女籃第四節被日本隊一口氣追到65平,韓旭歸來。

    我們都記得李緣那個超遠三分,那個球流程:李夢給韓旭左腰背身接球,日本弱側提前夾擊,韓旭回給,轉移弱側,李緣遠射。

    之后的王思雨持球強突進球,是圍繞韓旭擋拆,日本的75號在跟韓旭卡位,最后時刻在想封阻,被王思雨直接抹底角上籃。

    王思雨直傳籃下給李夢:那是韓旭的上線掩護。

    72比69領先時,日本追身三分——撲出去補位的,是韓旭。

    韓旭沒得分,但她上場的影響力在那兒呢。

    亞錦賽決賽和亞運會決賽,日本隊都是趁韓旭下場起勢。反過來證明,韓旭不在時,女籃缺一個穩得住節奏的人。

    李月汝決賽最后一攻一防無可挑剔,但如韓旭這樣攻能全方位牽制,守能覆蓋一切的,在球隊的確獨一無二。

    如果韓旭決賽第四節早點上,也許日本都起不了勢,都沒機會拖到最后時刻;但反過來,韓旭也的確太累了:

    今年韓旭拿了五個冠軍了,連軸轉。七月到現在,亞錦賽大運會亞運會,連綿不斷。

    姚明23歲時,中國男籃擊敗韓國拿了2003年亞錦賽決賽。韓國那個小胖教練田昌鎮(是這名字?)悻悻地說,給他一個姚明,他能進世界四強。

    這話聽著噎人,但現在想:如果當時球隊離開姚明也能打,就能讓姚明少趕點類似比賽了。

    提這茬是因為,韓旭今年也是23歲,她今年拿了五個冠軍了。

    希望她——以及李月汝,以及黃思靜(之前亞錦賽都有傷)接下來在奧運會前,可以好好休息。

    然后繼續健康地投入自己的職業生涯。

    賽事介紹 2023-10-08 00:09:45 次播放 |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二維碼
    | 其它觀看方式

    移動設備觀看

    移動設備觀看掃一掃
    蹲在廁所繼續看

    亞運會,中國女籃奪冠之后

  • <td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td>
  • <rt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rt>
    <td id="oqsss"><option id="oqsss"></option></td>
    <noscript id="oqsss"></noscript>
  • 性爱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