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男籃世界杯,中國男籃曾經以21分大敗給東道主菲律賓男籃,那場比賽也讓中國男籃徹底無緣巴黎奧運會。而相隔32天之后,中國男籃在主場再次經歷“至暗時刻”,他們在亞運會半決賽的最后時刻被菲律賓二隊逆轉,1分之差惜敗,失去了爭金機會。對于中國籃球人和球迷而言,這是一個不可接受的結果。那么,中國男籃連續遭打擊,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是隊員不行,還是教練不行?
賽后有記者問主帥喬爾杰維奇,誰來為這場比賽的失利負責?他說:“作為球隊主教練,我肯定是第一責任人。”但在此時,坐在旁邊的隊長趙繼偉舉起手臂說道:“責任在隊員,而不是教練。中國男籃不應該一輸球就只怪教練,是我們球員場上執行力不夠。教練是真的希望我們好,但有些東西我們現在理解不了,或是做不到。但教練知道世界籃球是怎么樣的,強隊是個什么樣子。”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趙繼偉之前曾經與身邊人這樣說起喬帥:“如果喬爾杰維奇能夠早來中國男籃兩年的話,我保證中國男籃一定能夠進入奧運會。”目前中國籃球與世界籃球嚴重脫軌,站在這個角度看,中國男籃是需要像是喬爾杰維奇這樣的教練的。但他在一個多月內接連帶隊在兩項重要大賽中遭遇慘痛失利的事實,也預示著喬爾杰維奇在這個位置上風雨飄搖。
世界杯結束后,體育主管部門已經在總結時批評了中國籃協及男籃的世界杯表現,如今在家門口的亞運會又無緣冠軍,喬爾杰維奇的執教前景就更加不被看好。中國籃協與喬爾杰維奇的合同并未到期,如果提前結束合同,那么誰來接替,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國內教練帶隊短期內可能在亞洲能保持一定的競爭力,但能否縮小與世界籃球的差距,就不好說了。再加上國家隊教練只能專職的硬性條件,這讓國內教練接手國家隊的事情變得更難。
如果再請一個外教,無論誰來,中國男籃勢必重新來過,包括相互熟悉與了解等等,之前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默契又沒了。雖然中國男籃在未來一兩年并無大賽的成績壓力,但這樣的過程一定會讓中國男籃再次元氣大傷。
喬爾杰維奇在上任后最主要的任務是考察隊員,因為他對于中國球員的了解實在有限。他往返于聯賽的各個賽場,包括疫情期間賽會制以及上賽季后半段恢復主客場時,都能在場邊看到他的身影。相關人士曾經對喬爾杰維奇的敬業精神給予了很高評價:“他真的是非常想帶好這支球隊,他那會兒看比賽早晨很早就出門了,晚上11點、12點才回來,幾乎每天都是這樣。”
但畢竟缺乏對于中國籃球的了解,喬爾杰維奇從組建第一期的集訓開始,就引發了外界的爭議。一個很少人知道的細節是,在最初關于趙繼偉的入選問題就有過一些討論。喬帥強調的是同位置球員的高大化,而身高偏矮的趙繼偉并不符合這樣的選人標準,當時是中方教練的強烈建議才讓這個事情發生了轉變。
喬帥最初執教中國男籃時,他對于新人的大膽使用,確實令人印象深刻。最典型的例子是當時處于菜鳥賽季的崔永熙就被喬爾杰維奇提到了首發的位置。當時外界對于他的評價總體還是積極的。可是,當喬爾杰維奇在第二期集訓名單中劃掉郭艾倫的名字,爭議就來了。這期集訓,中國男籃是為了備戰世界杯與亞運會。外界評論,在如此重要的大賽中不帶郭艾倫的,也只有喬爾杰維奇。
一切的效果都要用實戰來檢驗。中國男籃在世界上的表現與人們預期中相差甚遠。喬爾杰維奇在用人方面的選擇以及防守策略的使用,都引發了外界巨大的爭議與質疑。在最后一場排位賽慘敗給菲律賓隊后,關于喬帥的質疑達到了頂點。
折戟世界杯后,很多人還認為那主要是中國男籃與世界水平差距太大所致,而在家門口的亞運會,中國隊奪冠沒太大問題,畢竟日本隊和菲律賓隊的主力都不來。
事實上,中國男籃在亞運會半決賽前的幾場比賽都非常順利,很多方面也讓人看到了積極的改善,比如球隊的氛圍、凝聚力和斗志都比世界杯時都有提升。趙繼偉在擔任隊長后,他在場內外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而世界杯期間不太發出自己聲音的男籃助教們,也在亞運會上與喬帥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
但大多數人沒想到的是,菲律賓隊成了那道中國男籃邁不過去的“坎兒”。中國男籃經歷了過山車般的比賽過程,最多時領先對手20分,卻在最后一節被對手扔進了太多的三分球,最終令人不可思議地輸了1分。這也再次印證了目前的這支中國男籃,打不了硬仗。尤其是在第四節被追分的緊要時刻,即便喬帥叫了暫停進行布置,也沒什么效果,繼續丟分直至被逆轉。看過這場球的人都在問:中國男籃最后這兩分鐘在干什么?喬帥對球隊到底還有沒有掌控力和調整能力?
賽后說一聲為球隊失利負責并不難,無論是教練還是球員。但問題是怎么負責?
現在看來,喬爾杰維奇與中國男籃,即便他可能是高水平教練,卻出現在了錯誤的時間段。就如同趙繼偉所說,如果喬帥早一兩年執教中國男籃,可能現在這支球隊將大不一樣。但一切都沒有如果,連續兩次大賽都出現如此慘痛的結局,恐怕有些壓力是中國籃協都無法承受的,而這也可能直接決定喬爾杰維奇執教中國男籃的命運。
就算喬帥“吃過見過”,但別忘了他之前帶的可是塞爾維亞國家隊,那些球員是什么水平還用說嗎?如今他面對中國球員,或許就像一名大學教授教初中生,很多時候找不到切入點。這就需要中國籃協明確思路,到底是請具有世界眼光的名帥,還是啟用能夠塑造出中國男籃特色的實用型教練。如果這一點混沌不清,那么折騰半天還很可能繼續滑向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