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訊 亞運會男籃半決賽,中國76-77遭菲律賓逆轉,慘遭淘汰。
賽后,《體壇周報》記者孔德昕發長文點評了本場比賽,原文如下:
下半場趙睿一傳一攻之后領先到了20分,我相信那個節點沒有任何人的腦子里能冒出中國男籃會輸這個概念,但那之后,中國24比45菲律賓。
很難解釋為什么中國男籃上半場快攻17分,下半場0分。上半場限制布朗利6分,下半場27分。
回看錄像,問題是各種各樣的。首先菲律賓下半場就是進了神仙球和運氣球,布朗利最后兩記三分都是高難度持球投,前一個兩分是運氣球,第三節他就已經開始各種拔進明星球。佩雷斯有持球中投,阿拉斯把握住了那個三分,菲律賓整個下半場顯得光腳不怕穿鞋的,放手一搏,也真的投中了。
其次是籃板球,菲律賓此役之前場均18.8前板,賽會第一,他們確實能搶。今天菲律賓前板17比12中國,哪怕尺寸不占優,但他們就是夠積極,我相信這方面中國男籃不是沒布置,但下半場明顯被壓制了(自己松懈+被對方打出情緒)。
然后是外線處理球能力,即便是在競爭水準如此低的亞運會,刺眼的鏡頭還是非常多。我們不止一次出現手跟不上腦子的傳球失誤,這幾場趙睿、杜潤旺都有,當然不僅限于他們;趙繼偉關鍵時刻的驚險背傳,雖然沒失誤,但讓人提心吊膽;外線向內喂球的能力極差,這是造成菲律賓可以肆意換防的原因,傳球手法、判斷力都不夠;外線小打大懲罰錯位的能力有限。這些結合在一起,導致中國男籃大量中遠距離跳投,因為一對一能力不足,運球突破和傳球都有失誤風險,為了降低失誤,最簡單的就是傳安全球+跳投。
至于投射和內線強攻能力缺失就不說了,這場之前中國三分是所有球隊第二準(37%+),但趕上今天下半場這種15中4的時候,你會覺得很正常。
所以在18分鐘的時間里集合上述一切,中國男籃就迎來了用恥辱都不足以形容的一敗。沒有主心骨、沒有絕對有把握的強點、沒有屢試不爽的進攻套路,再加上偶爾翹尾巴和大腦短路(最后絕殺不中先抱頭懊悔不犯規),趕上一個35歲的布朗利+全員沖板的菲律賓也能逆轉你。
乍一看輸得不可思議,仔細想想,還是簡單的實力不行幾個字。
之前世界杯結束我就一直在問一個問題:此時此刻輸得一敗涂地,對中國男籃來說真的只是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