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訊 杭州亞運會1/4決賽,中國隊以84-70擊敗韓國隊,晉級半決賽。
賽后,資深媒體人付政浩評論道:
中國男籃84-70輕取韓國男籃(最多領先24分)順利獲得杭州亞運會四強席位,朝著既定的衛冕目標穩步前進。中、韓男籃相較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韓國籃球的下滑無疑更明顯。
韓國籃球近年來丟掉了傳統的快準靈風格,過往令人膽寒的神準三分居然今天命中率只有28%(大多數時間命中率一直在20%以下),罰球命中率更是只有68%。只有在第四節個別時刻偶露崢嶸的犀利反擊,才能讓人聯想起昔日韓國籃球不到最后一刻絕不輕言放棄的韌性(第四節韓國得分26-18,唯獨這節比分領先)。眼見追分太多,韓國球員居然用夾臂這種下三濫手段來暗算趙繼偉,韓國籃球似乎只剩下了用盤外招搞亂對手心態這一招,典型的黔驢技窮。
中韓大戰曾在過去三十多年代表著亞洲籃球的巔峰對決,但如今隨著西亞籃球的異軍突起、菲律賓這個亞洲籃球初代王者的復興,東亞籃球的存在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雖然中國男籃是本屆杭州亞運會的奪冠大熱門,但有一說一,即便我們最終奪冠,還是要意識到亞洲籃球已全方位落后于國際主流的技戰術潮流。通過這場中韓大戰能折射出東亞籃球乃至亞洲籃球在技術層面已經丟掉了昔日鮮明的風格,雙方都是既不快也不準,進攻拖泥帶水,攻守轉換速度遠遠落后于歐美,亞洲籃球亟需在技戰術發展模式上革故鼎新、重新找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