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馬尼拉9月2日電(記者曹奕博、王鏡宇、楊云起)2023年籃球世界杯16強賽對陣黑山隊的前夕,美國男籃在下榻酒店的球館組織了訓練。原定下午三點結束的訓練氛圍很輕松,兩點半左右就有球員完成了收尾的投籃。
坐在場邊的美國隊主教練史蒂夫·科爾看起來心情不錯,和助理教練們聊著天,把訓練交給了兩個中國球迷熟悉的面孔——杰夫·范甘迪和格蘭特·希爾,前者是這支美國隊的信息收集負責人,后者則是領隊。
訓練結束后,科爾笑著跟記者們打了個招呼,走了過來。
選球員理念:實力與潛力并存
本屆世界杯,奪冠熱門塞爾維亞隊和加拿大隊平均年齡在27歲上下,西班牙隊是28歲,美國隊的平均年齡只有不到25歲。
談及這支年輕的球隊,科爾表示球員的挑選著眼于長遠發展:“我們希望組建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年輕團隊,為美國男籃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現在他們也是非常不錯的球員,我很想執教這支球隊,這12名球員也有強烈的意愿為美國隊出戰。”
“杰倫·布倫森、安東尼·愛德華茲、泰雷塞·哈利伯頓和保羅·班凱羅等等,這些球員都將在職業生涯很長時間內成為全明星常客。”科爾接著說。
科爾在2021年底被任命為美國男籃主教練,他的任期將持續到2024年,覆蓋本屆籃球世界杯以及巴黎奧運會。這意味著,目前這批球員這兩年很可能會活躍在國際賽場上。
這些隊員也沒有讓科爾失望,小組賽面對新西蘭隊、希臘隊和約旦隊,美國隊三戰全勝,凈勝103分。
晉級16強后,美國隊的賽程并不輕松,先是艱難戰勝黑山,而后將與立陶宛相遇。對此,科爾表示,小組賽后的比賽會更難打,但是他對這支球隊充滿信心。
“我們打出了很扎實的比賽,最主要的是,球員們很快擰成一股繩。他們的防守很好,球的運轉也做得不錯。”科爾點評,“我們特意組建了一支擅長傳導球的球隊,因為更多的傳球會幫助塑造更好的化學反應和球隊氛圍。”
美國男籃不再有絕對優勢
歷史上,美國男籃取得過五次籃球世界杯(前身是籃球世錦賽)冠軍。美國隊最近兩次在這項賽事中奪冠,是在2014年的西班牙和2010年的土耳其。2019年,在中國舉辦的世界杯上,沖擊三連冠的美國男籃接連輸給法國隊和塞爾維亞隊,最終僅位列第7。
四年前,輔佐波波維奇的科爾,以助理教練身份經歷了美國隊的失利。
再戰世界杯,科爾坦言美國隊已經不再有領先世界籃球的巨大優勢。“西班牙隊目前在國際籃聯排名第一,美國隊排第二,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一騎絕塵’,但我們仍然是最好的球隊之一。”
“我們仍然有最好的球員儲備,可以從最大的球員池里選擇球員。但我們也知道,其他國家也有天賦很好的球員,美國隊并不能確保在國際籃聯的比賽中奪冠。”
在本屆籃球世界杯上,很多歸化球員表現亮眼,如南蘇丹隊的后衛卡利克·瓊斯、約旦隊神似科比的霍利斯·杰弗森和東道主菲律賓隊的“主心骨”喬丹·克拉克森。
對于歸化球員問題,科爾表示對美國隊影響不大。“當我們看到一些美國球員代表其他國家比賽時,我并沒有危機感。我認為歸化政策讓國際籃聯的比賽更加激烈、更有競爭力。對于沒有機會為美國隊效力的球員來說,能參加國際籃聯的比賽,也是很好的機會。”科爾說。
被譽為“夢之隊”的美國隊往往派遣頂級球星參加奧運會,但國際籃聯的比賽中卻顯得“星味”不足,對此科爾表示,美國隊對世界杯的重視程度并不比奧運會低。“很多美國球迷看奧運會比賽比看世界杯比賽多,但對于美國隊來說,我們很認真地在對待籃球世界杯。”
“我們非常渴望贏得世界杯冠軍。”科爾說,“我想為球員們贏下冠軍,這是一支令人驚嘆的球隊,他們非常敬業,而且團結一心。能獲勝的話,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
偏外線、快速、快節奏是未來世界籃球發展方向
很多年前,美職籃名帥帕特·萊利曾預言,未來的籃球主流將會是一支隊由五名身高2米左右的高大球員組成。
聊到這個話題,科爾則認為,未來的世界籃球會往快節奏方向發展。
科爾認為:“世界籃球目前的特點仍然是更多依靠高度和身體,國際籃聯比賽的身體對抗要強于美職籃。但我認為最終國際籃聯比賽發展的方向是更偏外線、速度和節奏更快,不像現在更依靠內線的強打。”
以球員和教練雙重身份參加過國際籃聯比賽的科爾還和記者探討了世界籃球的形勢。本屆籃球世界杯,所有來自亞洲、非洲的球隊均無緣16強,世界籃球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現象。科爾認為,亞非籃球發展還需要時間的沉淀。
“籃球在這些球隊中起步比較晚,但像塞爾維亞和立陶宛等歐洲球隊已經有100年左右的籃球歷史了。我曾在15歲時生活在埃及,那里鮮有人打球,直到近20年才開始開展這項運動,所以他們的成績還不夠好。”科爾分析道。
“在一項體育中,一個國家從零基礎到成熟需要很長時間。”科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