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訊 易建聯個人社媒宣布退役,將結束21年的籃球生涯!
資深媒體人付政浩發文談到了中國男籃,內容如下:
隨著易建聯在CBA注冊截止日到來前官宣退役,公眾在致敬之余忍不住感慨中國男籃似乎墮入后繼無人、火炬無人能承接的尷尬困境。無論男籃過往多么輝煌,沒有接班人總難免心有戚戚,沒有接班人的事業總令人心憂。
我是從1990年代中后期開始看球的,那是籃球全球化的黃金時代,無論是NBA還是中國籃球,明星都猶如恒河沙數,他們風格各異、技術華麗、經典時刻不勝枚舉,我因此有幸領略過太多傳奇明星薪火相傳、退役之際欽點接班人的佳話。印象特別深刻的火炬傳遞場景有三個:
一、喬丹在2003年NBA全明星賽中場追憶自己從魔術師、伯德、J博士等人手中接過火炬,現在是時候把火炬傳給下一代,并點名科比等人。
二、2015-16賽季是科比的巡回告別賽季,每個球隊都為科比舉行了致敬活動,科比每到一隊都會勉勵該隊的年輕俊彥發奮上進,諸如布克、字母哥等人均獲科比當面激勵。
三、2016年里約奧運會前,籃管中心在斯杯比賽期間為王治郅舉辦退役儀式,姚明向老大哥致敬并當眾表示希望大郅火炬傳遞給后一代的中國男籃球員,于是大郅將易建聯喊到身邊并殷殷囑托:“做哥哥的已經盡了自己最大努力了,現在就看兄弟你的了。下面這幫孩子們,希望你多跟他們溝通,多鼓勵鼓勵他們。”
大郅、姚明在2016年當眾將中國男籃的火炬交給阿聯的場面令人動容。客觀而言,阿聯生性沉默內斂、不善言辭,并不是一個典型的領袖。嚴于律己的阿聯本人都曾多次表示自己做男籃的領袖并不及格:“要說拿領袖來去套我的話,我覺得我很失敗。中國男籃在過往可能七八年里面都沒有在世界大賽上贏過世界強隊,或者是在世界級的比賽上贏過比賽。”但在姚明、大郅引退后,他成為領袖責無旁貸,只能用嚴于律己的職業精神來感化年輕一代,阿聯的職業精神也贏得了各方的認可,“大哥”的稱謂就此不脛而走。
在男籃內部人人都稱大哥,這本身就是領袖地位的一種確認。畢竟球隊領袖不僅僅是能力,更是一種威望和人格魅力,能夠讓眾人發自內心佩服,在生死時刻成為眾望所歸的帶頭大哥,拯救球隊于危難之際。
放眼中國男籃,領袖力爆棚的場面并不鮮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0年亞運會艱難奪冠后,男籃所有球員自發把金牌掛在了王治郅脖子上并對大郅頂禮膜拜。要知道,男籃的每一位國手都是各自俱樂部的王牌,內心都很驕傲,用姚明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發飆的原話就是:“ 別把你們在俱樂部當大爺的態度拿到這里來”。這些好勝心強的“大爺們”能自發對大郅頂禮膜拜,只能說是發自內心對大郅領導力的敬重和欽佩。無論是大郅被男籃隊友頂禮膜拜,還是阿聯被年輕的國手們尊稱為大哥,都是個人領袖魅力的細節體現。
中國男籃以前并不缺乏領袖,甚至一度由于潛在的領袖太多而無法做出抉擇,主帥和領隊為了搞平衡只能被迫充當領袖。但如今,在阿聯引退之際,中國男籃卻已沒有合格的領袖候選者可以從阿聯手中接過火炬,最起碼目力所及范圍內中國男籃已沒有很明確的新一代領袖。畢竟,如今的中國男籃都已經開創歷史引入歸化球員,而歸化球員由于文化融入問題很難成為球隊的領袖,而其他人則因為能力問題也很難打出核心的地位。
火炬傳給誰不是靠上一代欽點的,而是靠自身的實力打出來的。中國男籃過去很重視薪火相傳的價值,畢竟男籃從上世紀80年代重返國際體壇后,男籃就一直是中國體育的門面之一,每屆奧運會都會由男籃國手來擔任代表團旗手,這是中國男籃的專屬榮譽,國手之間代代傳承的意味更勝其它項目。但隨著男籃日益式微,2016年旗手榮譽旁落,2021年東京奧運會中國男籃干脆缺席,中國男籃幾代名宿積攢下的美譽度逐日下滑。在這種情況下,隨著阿聯退役,男籃的火炬已猶如風中蠟燭。
沒有接班人的事業總是隱患重重、人心難安。君不見,古來多少帝王登基后最看重的兩件事就是修陵和選儲,這事關事業的傳承和個人的身后名聲。如今中國男籃領袖陷入斷層,無人能接過火炬照亮前方,恐怕至暗時刻還會持續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