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球員打替補,情況基本可以分為三種:1、年齡或傷病導致能力下滑 2、球隊進行戰略調整 3、球員經歷傷病后復出先找比賽感覺,不斷調整比賽狀態。
第一種情況適用于大多數老將,比如甜瓜和霍華德,曾經獨當一面的球隊老大因年齡增長導致能力下滑,身體不會說謊,想繼續在聯盟立足,不得不轉型出任替補。
奧拉迪波在遭遇右膝肌腱撕裂賽季報銷前一度成為了步行者的新任領袖,慘遭大傷隕落,他上季季后賽以熱火替補身份繼續發光發熱。這該死的傷病讓一些球員從“喬丹接班人”、球隊領袖、明星球員、主力首發逐漸淪為替補,年齡和傷病直接導致的能力下滑無疑是影響球員從首發到替補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種情況屬于球隊的宏觀戰略調整,最明顯的案例是馬刺的吉諾比利。
2004-05賽季,吉諾比利出戰74場比賽全部首發,入選全明星替補;2007-08賽季,吉諾比利出戰的74場比賽之中有51場是替補,當選年度最佳第六人,入選最佳三陣;2010-11賽季,吉諾比利又被波波維奇從板凳席調整到首發陣容之中,80場比賽之中打了79場首發,再次入選全明星替補和最佳三陣。
即吉諾比利明顯具備打首發的硬實力,但馬刺GDP全盛時期的首發陣容之中有帕克作為擋拆持球點以及鄧肯能在低位、肘區、高位做軸,吉諾比利作為阿根廷王牌領袖既能組織又能終結,GDP三人組在首發陣容之中都能處理球而替補席缺少指揮官。
波波維奇從球隊宏觀戰略角度出發,整合資源,做出了吉諾比利打替補的決定,充分給了他在第二陣容最自由的打球方式。
第三種情況的最具代表性人物非庫里莫屬,今年季后賽勇士VS掘金首輪前4戰全部以替補身份出戰,直至首輪G5才重回首發。科爾在首輪G2后接受表示:“他可是庫里,只要他想,他隨時可以回到首發”。
庫里無私地把首發位置讓給了狀態火熱的普爾,正值巔峰期的頂流超級巨星為了球隊打替補,大公無私,世所罕見。
打替補可能因球員個人和球隊需求雙方面原因導致,如果庫里都能打替補,那么全聯盟任何球員都可以打替補,打替補也根本不丟人!
威少打替補是湖人新帥哈姆的一次小調整和積極嘗試,畢竟利用好勒布朗巔峰期的尾巴爭冠是湖人現階段的首要目標,實現現有陣容威力最大化也是湖人的頭等大事。
“唐裝威少”的人品和比賽態度都無可挑剔,但隨著現代籃球發展尤其在小球流行的時代,威少作為首發1號位確實存在著無法逃避的技術短板。
上賽季,威少的進攻勝利貢獻值為-0.6,具體表現為:對手防守威少持球擋拆,清一色采用繞過掩護走下線,直接放空威少持球時在三秒區以外的中遠投;威少打無球埋伏在三分線外時,直接被對手戰略性放空無視——擺明了欺負現今的威少缺少穩定的投射能力,小球時代的首發1號位沒籃,直接傷害了球隊的進攻空間,對手可以放空威少進行局部以多防少,也無形中增加了詹眉面臨的防守壓力。
威少過去一直是持球大核心打法,上季在湖人場均29.8%的三分球命中率打無球蹲底角明顯行不通,湖人也嘗試過讓威少做主持球手:他上季總計出現了295次失誤,其中有190次傳球失誤、67次丟球失誤;威少上季的持球近筐終結能力出現了明顯下滑,多次空籃不進和扣籃砸飛使得“交易威少”沖上推特熱搜——威少上季在湖人最尷尬之處在于打無球被對手無視,持球控場效果又不如勒布朗,他和勒布朗又都需要球權在手能讓自身威力最大化,這種持球屬性需求的重疊也間接造成威少和勒布朗同時在場時存在資源浪費和冗余。
威少自身的技術短板以及勒布朗的存在使得威少打替補具備理論上的可行性,從持球資源整合再分配和球隊戰略角度出發,威少打替補對個人和球隊都不是壞事。
2016-17賽季,威少在個人生涯首個場均30+三雙賽季完美展現了最適合自己的比賽方式:整季球權使用率為41.7%單季歷史第一,無限球權,大包大攬;雷霆沒有戰績壓力,威少帶著亞當斯、奧拉迪波、吉布森、羅伯森、小薩博尼斯這批人自由馳騁,全隊眾星拱月把威少捧在聚光燈中心,其樂融融,無拘無束的威少單季勝利貢獻值高達+13.1。
上季的威少勝利貢獻值僅有+1.7,這與2016-17賽季有著天壤之別,他與詹眉同時首發效果確實不理想。湖人想給威少一個讓他在第二陣容中更快更自由打球的機會,這和19-20賽季隆多獲得的自主權類似,我們能感受到湖人和哈姆的初衷:想讓他打得無拘無束,重新找回那個風風火火的威少。
新賽季是威少的合同年,他需要為下一份合同努力打出出色的表現。相較于上季在首發陣容打無球被放空、持球在詹眉身邊瞻前顧后,打替補換個全新自主的環境更是一次機遇和挑戰,技術風格相似的德里克-羅斯轉型替補還在聯盟發光發熱無疑為威少提供了最具示范意義的成功案例。
威少打替補符合湖人戰略調整的試驗預期以及小球發展趨勢,首發1號位沒有穩定的投射能力是硬傷,場上空間在現代籃球競技中是重中之重。撤下威少,貝弗利(34.3%)、納恩(38.1%)、施羅德(32.8%)最近一個出戰賽季的場均三分球命中率都好于上季的威少,威少在二陣容更容易發揮自己的沖陣優勢。
威少打替補的試驗和微調能夠使湖人首發和替補陣容起到揚長避短的效果,理論上今后都是具備可行性的積極嘗試。
無論威少新賽季表現如何,他最后一年到期合同讓湖人沒有壓力,可以盡情試驗嘗試。
交易的窗口也并未徹底關閉,明年交易截止日前湖人仍具備送走威少的可能性,貝弗利和施羅德的存在使得威少的去留有后手,湖人現階段實際上是在絞盡腦汁利用好威少在湖人最后一年的場上價值。
威少在奇才場均22.2分11.7助11.5板,彼時是湖人眼中的“小甜甜”;而今成為了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牛夫人”,這絕不是威少自身的錯,他生涯的技術短板早已人盡皆知,錯在當初這筆交易本身造成了他和勒布朗雙持球核心的重疊冗余,以及威少自身的技術特點和十余載持球大核心打法無法通過無球與勒布朗兼容,不適合的球員強行組合到一起,最終造成了湖人4706萬薪資空間的戰力資源浪費,積重難返。
如果把威少作為單核放在弱隊,這4706萬薪資可能帶來豐厚的票房回報和媒體關注。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這世間本沒有不好的球員,只有不適合他的體系和環境。功利地追求一個結果,而忽略了事物本身之間的契合,湖人引進威少組建三巨頭最終以替補的方式正式宣告了失敗。
首發也好,替補也罷,都是上場為球隊做貢獻,哪有高低貴賤之分,平常心就好。
(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