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訊 CBA官方警告各平臺解說員不準在解說或評論比賽時評價裁判吹罰與水平,媒體人李軼楠在個人微博發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微博原文寫道:“CBA開賽4天,關于判罰尺度的爭議,大家的確議論很多。但至少絕大部分聲音還是理智的——鼓勵對抗的大方向沒錯,但裁判具體執行起來有差異有不足,球員需要適應與調整,裁判也是如此。
“前兩輪比賽,我看的不算多,大概4-5場。我個人觀感而言,除了遼寧與廣廈的揭幕戰之外,其他場次裁判控制的其實還可以。換句話說,他們也在學習。
“這一切,應該是一個過程。
“就像籃協今天也說了:貫徹和執行國際籃聯執裁理念,完全對標國際籃聯標準不是一蹴而就的,各方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我們也真誠希望聽到來自廣大從業者、媒體、球迷和社會各界的聲音,力爭更短時間、更廣范圍在規則認知層面達成共識,共創中國籃球更美好的明天。
“可這沒怎么著呢,就有人坐不住了,對解說員提出不議論裁判不質疑裁判的新要求。大家這兩年最反感的是什么,不就是不讓人正常說話嗎?
“事情發展到這會兒,其實已經變了味。場內的裁判判罰尺度的專業問題演變成了場外的CBA品牌形象問題,而這樣的傷害遠比一兩個錯漏判更為嚴重。
“可這怪誰呢?
“總說中國籃球的發展需要耐心,到底是誰沒耐心?”
相關新聞:
籃協回應CBA爭議判罰:與FIBA接軌 提升男籃世界大賽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