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歲的芝加哥男孩德文·韋德很是苦惱:
他媽媽喬琳達,時年35歲,因為持有大量可卡因,進了監獄。
喬琳達給韋德帶來的麻煩,不止這么點。1982年1月17日韋德出生在芝加哥南部時,已是家里的老三——他媽媽在18歲時,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生韋德這年23歲。他們住在典型的黑人窮苦街區,周圍最不缺的是毒品和幫派。
很多年后韋德說,他少年印象里,就有警察來查案,以及垃圾桶里的無名死尸。
1982年春天,韋德四個月大時,他爸爸老德文就跟喬琳達分居了,之后離婚。小韋德與姐姐跟了媽媽,被喬琳達帶回娘家去了。經濟拮據,喬琳達窮則思變,開始販毒。她自己以販養吸,對一切可以上癮的玩意來者不拒:抽煙、喝酒、海洛因、可卡因,五花八門。喬琳達會請她的所謂朋友們回家,當著孩子吸毒過癮。
韋德后來承認,家里的地上都是注射毒品用的針頭。喬琳達完全不知道,這會給韋德帶來多大的心理陰影。
韋德六歲那年,初次看見了持槍警察——警察上門來搜他媽媽了。又兩年后,韋德的姐姐特拉吉爾來了:“我帶你去看電影。”拉他一起走,走得很遠,去到了老德文的家里。從此,他就跟爸爸過了。
又一年后,他爸爸帶著全家搬去了伊利諾伊的羅賓斯。之后那兩年,韋德沒再見過她媽媽。她不知道喬琳達當時甚至自愿當試毒員,結果某次試藥,喬琳達差點死在醫院里。
終于1994年,喬琳達因為持有大量可卡因被捕入獄了,判了23個月。這是她監獄生涯的開始,后來就陸陸續續沒斷過。
韋德去探望媽媽時,只能隔著玻璃墻,通過電話跟她交流了。
從此,韋德開始認真打籃球了。也許是為了躲避母親的陰影,也許是為了給自己找一點樂趣。
也許是因為那時,芝加哥的英雄、籃球史上最傳奇的人物邁克爾·喬丹正如日中天。
小時候,韋德愛跳繩。但他爸爸老德文先前是個軍人。他跟爸爸住后,跟后媽帶來的兄弟們——其中一個是德米特里·邁克丹尼爾——打籃球時,兄弟們都嚷嚷“跳繩是娘們的運動!”而打籃球時,韋德家的孩子打球一如軍隊般粗野。大家約定好:不吹犯規。推搡、抱摔,為了勝利無所不為。你如果在外面跳投躲避碰撞,就會被兄弟們嘲笑是孬種。敢頂著犯規上籃?算你是條好漢!
他姐姐特拉吉爾說,韋德很喜歡跟著自己。“我走在路上,都得時不時回頭看。”韋德后來自己承認,他愛姐姐,他想跟著姐姐,也因為“我沒什么朋友。”他害怕孤單,害怕想起黑暗的一切。
韋德進了哈羅德·理查茲高中。他打橄欖球的外接手,很是成功:敏捷地跑動擺脫、接到傳球、邁腿奔襲,這些特質他都很出色。但在籃球隊,他哥哥德米特里·邁克丹尼爾是籃球隊的明星,韋德自己則有些艱難:他個子不高。
高一到高二的夏天,韋德長了10公分,立刻成了校隊主力,之后的高中聯賽他場均20.7分7.6籃板。下一年,他場均27分11籃板,帶隊打出了24勝5負,名聲顯赫,伊利諾伊州都聽聞他的名字。
后來他承認:他的高中教練杰克·菲茨杰拉德很幫襯他,對他幫助極大。他后來承認,對他而言,菲茨杰拉德教練大概算是學校里的父親吧。
雖則如此,韋德高中畢業時,因為成績問題,只有三所大學樂意給他獎學金。他去了威斯康辛的馬奎特大學,大一沒打上球。2001年秋天,他能為馬奎特出場了:與此同時,喬琳達,韋德那不太爭氣的媽媽,宣布要洗心革面,為一家芝加哥教堂工作了。
2001年圣誕節,韋德回家過圣誕,與媽媽聚餐。那時韋德歡喜無限,以為自己終于迎回了媽媽,但是,“當得知她還是要走時,我很難過”。一周之后,喬琳達回到監獄,繼續服她剩下的14個月刑期。
2002年到來時,韋德蛻變了。他為馬奎特大學打了32場比賽,場均17.8分6.6籃板3.4助攻,外加震驚大學籃球界的2.5搶斷和1封蓋——那時他是個193公分的得分后衛,卻在攻防兩端都打得侵略如火。全美國都開始注意到這個3號了。
2002年,韋德做了左膝半月板移除手術。但這沒妨礙他的表現:2002-03季,他為馬奎特大學打了33場,場均21.5分6.3籃板4.4助攻,搶斷與封蓋繼續震驚全國,命中率則高到50%——他可是個193公分的后衛。
他帶領馬奎特大學打出隊史第一次區冠軍,27勝6負。但真正讓他震驚美國的,是他在2003年春天的表現。
對陣全國頭號種子肯塔基大學時,韋德轟出了29分11籃板11助攻的三雙——那是美國大學聯賽NCAA64強錦標賽歷史上,第四次出現三雙。馬奎特擊敗肯塔基,殺進四強。雖然最后敗北,但已經夠了:
全美國都知道韋德了。
也就在2003年3月5日,喬琳達被釋放出獄。她終于能到現場看韋德打球了,她看著韋德帶隊70比61擊敗了辛辛那提:那天韋德26分10籃板5助攻。后來,他說,那是他最幸福的一天。
母親自由了。他名揚全國了。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他如此相信著。于是2003年春天,韋德宣布:他要參加2003年選秀了。
他的新生活開始了。
在2003年選秀大會前,前四人選基本沒有爭議:勒布朗·詹姆斯與“甜瓜”安東尼不在話下,此外還有巴爾干216公分的天才巨人達科·米利西奇,以及佐治亞理工的一年級前鋒、208公分的左撇子克里斯·波什。
韋德并不屬于這才華橫溢的四人組。他與威克森林大學的前鋒約什·霍華德、堪薩斯全能內線尼克·科里森、夏維爾大學的長人大衛·韋斯特,德州天才T.J.福特們列在一起。
當時的輿論認為,韋德應該是第13位被選中。當時公開對韋德表達熱愛的人里,有杰里·韋斯特這種傳奇。
七年前他用第13位選秀權為洛杉磯湖人獲得了天才后衛科比·布萊恩特,為湖人鑄就了王朝;這一年,韋斯特也想用第13號選秀權拿下韋德。韋斯特聲名太大眼光太準,故此,大家又端詳起韋德了:
他是挺好,但終究只是個……193公分、打得分后衛嫌矮、遠射不太好、自稱可以打組織后衛的21歲少年。
既然身遭質疑,韋德只好到處試訓:他前后為各支球隊試訓了12次。其中一次試訓,著名訓練師、為喬丹指導過訓練計劃的蒂姆·格拉弗見了韋德。他初見韋德時看他其貌不揚、神色害羞,不由心想:
“這和那個縱橫大學錦標賽的韋德是一個人嗎?”
但試訓一開,韋德隨即大殺四方。格拉弗明白了。
“我知道為何那么多人夸韋德了,他有一個很罕見的‘開關’,能夠瞬間變成另一個球員。”
在試訓中,韋德結結實實地讓許多職業球員吃苦:壯實的得分手科里·馬蓋蒂,神射手昆汀·理查德森,都不是韋德這個大學生的對手。
那時邁阿密熱的蘭迪·普方德經理正尋思為熱找一個中鋒。這天他們去到芝加哥,試訓“最后一個美國白人中鋒”克里斯·卡曼。他們等卡曼時,球場另一端,韋德正在為格拉弗試訓。
邁阿密熱的大當家帕特·萊利回過身來,問普方德:
“球場那邊的小孩是誰?”
“韋德。”
萊利“哇”了一聲。
萊利先前已經知道了韋德。2003年3月某個雨夜,他在跑步機上跑步,無聊地看比賽,隨即眼睛被吸引了:那正是馬奎特大學迎戰肯塔基,那正是韋德取下三雙之夜。
萊利后來說,韋德如此獨特,如此無畏,“簡直像喬丹一樣!”
——作為邁克爾·喬丹的終生對手之一,能讓萊利說出“像喬丹”,是最高級的贊美了。
萊利讓韋德去邁阿密做了次試訓。韋德過于緊張,表現不佳。之后與萊利握手時他手心出汗。萊利對韋德說了句莫測高深的話,“我們已決定選誰了。”韋德懸心不已,不知道萊利說的是不是自己。因為大家都說,萊利想要給熱隊找個組織后衛,或者找個中鋒——作為培養出過史上第一組織后衛魔術師約翰遜、帶過偉大中鋒如卡里姆·天勾·賈巴爾、帕特里克·尤因與阿朗佐·莫寧的萊利,從來對這兩個位置情有獨鐘。何況,他一直想要克里斯·卡曼。
2003年6月底,選秀大會如期舉行。克里夫蘭騎士選走了勒布朗·詹姆斯。底特律活塞拿走了達科·米利西奇。丹佛掘金摘下甜瓜。多倫多猛龍得到了克里斯·波什。韋德希望自己可以在第七位被選中,去到芝加哥公牛,回到故鄉。他不知道奧蘭多魔術的道格·里弗斯教練曾想跟邁阿密熱交換選秀權來得到他。
直到他的經紀人亨利·托馬斯(同時也是克里斯·波什的經紀人)過來,告訴他:
“不要露出太大表情,熱要用第五位選秀權選你。”
韋德當時不知道,萊利去找過蒂姆·格拉弗確認自己的潛力;韋德當時也不知道,自己汗濕的手讓萊利想起了二十一年前,1982年狀元詹姆斯·沃西也與萊利有過類似經歷——之后萊利選了沃西,而沃西為萊利的洛杉磯湖人拿下了三個總冠軍。
他不知道萊利反復看自己的錄像帶,發現:
“韋德可以突破,可以傳球,有時肩膀比膝蓋還低,他持球突破籃下的能力高過我所見過的任何球員。”
萊利所說的“我所見過的任何球員”,當然包括屢次擊殺他的邁克爾·喬丹。
于是就這樣了:德文·韋德,2003年第五號新秀,去到了邁阿密熱。
就在他媽媽獲釋三個月后。
三年之后的夏天,當韋德拿到他第一個冠軍戒指時,喬治·卡爾說:
“我有我最愛的球員。很長一段時間,我最愛的是約翰·斯托克頓、凱文·加內特和蒂姆·鄧肯,現在我最愛看的是韋德。他打球很對,他的精神和存在都如此迷人。他總是專注、聰慧又團隊。”
如何長久保持專注與聰慧呢?
韋德自己說,在職業經歷的一切,“都不算什么。我經歷過比這慘烈的事情太多了。”
我們都知道他在說什么,他自己也承認,“看到我媽媽身處毒癮中,對我而言實在是最黑暗的。嗑藥的人與一般人無法溝通:你跟他們說話,他們卻睡著了。我當時為此難過。”
所以,對他而言,打籃球產生的刺激與壓力都不算事了。
“對我而言,籃球中的生死時速,反而是種樂趣。我得以釋放自己。這就是我的時刻。”
經歷過最黑暗的人,之后的一切危險,對他而言,都只是一種刺激的快樂了。